专著 盛斌,殷晓红,《APEC发展的政治经济分析》,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2005年2月盛斌,《WTO与多边投资协议》,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戴金平,盛斌,《走出危机──对东亚金融危机的经济透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1月杨叔进、朱彤、盛斌,《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探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参编著作 盛斌、孙天昊,《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的成就、问题与对策》,载于《 “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报告(2019)》,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2月盛斌、果婷,《“一带一路”倡议与APEC区域合作》,载于《2016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报告》,孟夏主编,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2018年9月盛斌、靳晨鑫,《天津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规划与实施》,载于《 “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报告(2018)》,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2月盛斌、果婷,《“一带一路”倡议与APEC区域合作》,载于《2016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报告》,孟夏主编,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2018年9月盛斌、果婷,《亚太自贸区推进路径的政治经济分析》,载于《2015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报告》,刘晨阳主编,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2015年10月盛斌、果婷,《RCEP的新进展及对中国的影响》,载于《2014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报告》,孟夏主编,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2014年10月盛斌、果婷,《TPP谈判的新进展及其对APEC进程的影响》,载于《2013年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报告》,宫占奎主编,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2013年9月盛斌,《TPP谈判新进展及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载于《2011年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报告》,宫占奎主编,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2011年10月盛斌,《美国视角下的亚太区域一体化新战略与中国的对策选择——透视“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发展》,载于《2010年亚太经济发展报告》,宫占奎主编,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2010年12月盛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走向何方?》,《东亚、亚太区域合作模式与利益博弈》,张蕴岭、沈铭辉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8月李秉勤、盛斌、胡博,《社会权利与社会责任理论》,《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彭华民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2月盛斌,《世界经济不确定条件下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载于《2008年亚太经济发展报告》,宫占奎主编,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2008年11月盛斌,《秘鲁APEC单边行动计划(IAPs)同行评议》,载于《2008年亚太经济发展报告》,宫占奎主编,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2008年11月盛斌,《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前景:中国观点》,载于《2007年亚太经济发展报告》,宫占奎主编,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2007年7月盛斌,《WTO多哈回合谈判与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的实现》,载于《2006年亚太经济发展报告》,宫占奎主编,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2006年10月盛斌,《APEC茂物目标的中期审评的新进展与中国的对策选择》,载于《2005年亚太经济发展报告》,宫占奎主编,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2005年12月盛斌,《当代国际经济与国际经济学主流》,熊性美、戴金平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盛斌,《APEC发展的政治经济分析》,载于《2004年亚太经济发展报告》,宫占奎主编,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2004年12月盛斌,《APEC透明度问题研究》,载于《2003年亚太经济发展报告》,宫占奎主编,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2004年2月盛斌,《APEC贸易便利化的新进展》,载于《2002年亚太经济发展报告》,宫占奎主编,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2002年12月盛斌,《APEC市场功能建设新进展》,载于《2001年亚太经济发展报告》,宫占奎主编,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2001年12月盛斌,《外汇制度、汇率体制的改革与接轨》、《对外贸易体制与国际接轨》,载于《天津走向世界:与国际经济接轨》,第四章、第五章,陈漓高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盛斌,《中国对外贸易的福利效应及经济增长》,载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及中国的政策选择》,第九章,宫占奎、朱彤、曹苏峰主编,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1999年1月盛斌,《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单边行动计划的进展》,载于《1998年亚太经济发展报告》,宫占奎主编,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1998年10月盛斌,《债券组合于风险规避》、《风险证券组合》、《资产定价模型》、《市场指数模型》,载于《国际证券投资和风险规避技术》,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章,冯兆一,周爱民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盛斌,《西方七国集团在国际贸易领域的政策协调》,载于《西方七国首脑的经济政策协调》,第八章,陈钺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2月盛斌,《东盟市场经济的建立》、《东盟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载于《东盟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第一、二章,刘重力、衣维明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盛斌,《经济思想宝库》大辞典,第一编部分内容,薛敬孝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盛斌,《关贸总协定与中国》,第一、四、五、六章,吕荣胜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4月论文 盛斌,《“稳中求进”与中国对外贸易基本面》,《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第5期(下)高疆、盛斌,《国际贸易规则演进的经济学:从市场准入到规制融合》,《国际经贸探索》,2019年第5期盛斌、靳晨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分析及中国的对策》,《国际贸易》,2019年第4期盛斌、景光正,《金融结构、契约环境与全球价值链地位》,《世界经济》,2019年第4期苏丹妮、盛斌、邵朝对,《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11期张彩云、盛斌、苏丹妮,《环境规制、政绩考核与企业选址》,《经济与管理》,2018年第11期盛斌、高疆,《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从规则接受者到规则参与者》,《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18年第12期) 吕越、盛斌,《探究“中国制造”的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之谜》,《清华金融评论》,2018年第10期盛斌、严兵,《中美贸易冲突与美国对华经济利益》,《人民日报.学术前沿》, 2018年第8期(下)高疆、盛斌,《贸易协定质量会影响全球生产网络吗?》,《世界经济研究》,2018年第8期盛斌、马斌,《全球金融治理改革与中国的角色》,《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吕越、陈帅、盛斌,《嵌入全球价值链会导致中国制造的“低端锁定”吗?》,《管理世界》,2018年第8期孙浦阳、侯欣裕、盛斌,《服务业开放、管理效率与企业出口》,《经济研究》,2018年第7期马盈盈、盛斌,《制造业服务化与出口技术复杂度:基于贸易增加值视角的研究》,《产业经济研究》,2018年第4期马涛、盛斌,《亚太互联经济格局重构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当代亚太》,2018年第4期吕越、盛斌、吕云龙,《市场分割会导致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下降吗?》,《中国工业经济研究》,2018年第5期盛斌、黎峰,《最具安全感国家的底气何在》,《人民论坛》,2018年4月孙浦阳、侯欣裕、盛斌,《外资自由化与贸易福利提升:理论与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18年第3期马盈盈,盛斌,《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分解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18年第2期盛斌,《中国开放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国际贸易问题》,2018年第1期盛斌、苏丹妮、邵朝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空间路径选择:事实与影响因素》,《世界经济文汇》,2018年第1期盛斌、马盈盈,《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和国际竞争力分析:基于贸易增加值的视角》,《东南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马盈盈、盛斌,《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总进口的增加值分解》,《世界经济研究》,2017年第12期盛斌,毛其淋,《进口贸易自由化是否影响了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世界经济》,2017年第12期盛斌、宗伟,《特朗普主义与反全球化迷思》,《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张文城、盛斌,《中国出口的环境成本:基于增加值出口污染强度的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第8期李磊、盛斌、刘斌,《全球价值链参与对劳动力就业及其结构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17年第7期盛斌,《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评估与展望》,《国际贸易》,2017年第7期盛斌、陈帅,《全球价值链、企业异质性与成本加成率: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的考察》,《产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4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17年第9期)盛斌、果婷,《“一带一路”倡议与APEC区域经济合作》,《亚太经济》,2017年第5期刘琳、盛斌,《全球价值链和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国际贸易问题》,2017年第3期盛斌、王璐瑶,《全球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贡献》,《江海学刊》,2017年第1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17年第5期)盛斌、陈帅,《全球价值链、出口国内附加值与比较优势:基于跨国样本的研究》,《东南大学学报》,2016年第12期高伟刚、盛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价格的影响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6年第9期盛斌,《G20杭州峰会开启全球贸易投资合作新时代》,《国际贸易》,2016年第9期盛斌、段然,《TPP 投资新规则与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国际经济评论》,2016年第5期盛斌、马斌,《中国经济学如何研究开放发展?》,《改革》,2016年第7期盛斌、陈镜宇,《人口年龄结构与实际汇率——基于跨国数据的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16年第3期盛斌、段然,《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国际经济合作》,2016年第3期盛斌、高疆,《WTO<贸易便利化协定>评估及对中国的影响研究》,《国际贸易》,2016年第1期盛斌、高疆,《透视TPP:理念、特征、影响与中国应对》,《国际经济评论》,2016年第1期盛斌、黎峰,《“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政治经济分析》,《南开学报》,2016年第1期盛斌,《建设国际经贸强国的经验与方略》,《国际贸易》,2015年第10期吕越、盛斌,《融资约束是制造业企业出口和OFDI的原因吗?——来自中国微观层面的证据》,《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第9期盛斌、黎峰,《世界格局变迁中的金融体系变革》,《人民论坛.学术前沿》(人民日报社),2015年第8期(下)盛斌,《世界自由贸易区全景透视》,《人民论坛》(人民日报社),2015年第6期(下)盛斌,《亚投行热与习式经济外交新战略》,《人民论坛》(人民日报社),2015年第4期(下)盛斌、果婷,《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东盟与中国——如何理解RCEP与东盟的“中心性”地位诉求》,《人民论坛.学术前沿》(人民日报社),2015年第3期(上)盛斌、毛其淋,《贸易自由化、企业成长与规模分布》,《世界经济》,2015年第2期盛斌、陈帅,《全球价值链如何改变了贸易政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与启示》,《国际经济评论》,2015年第1期盛斌、张运婷,《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国际竞争力:基于任务与产品实际有效汇率的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第2期盛斌,《天津自贸区:制度创新的综合试验田》,《国际贸易》,2015年第1期盛斌、纪然,《国际投资协定中国民待遇原则与清单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国际商务研究》,2015年第1期盛斌、杨丽丽,《企业国际化动态能力的维度及绩效作用机理:一个概念模型》,《东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盛斌,《亚太自由贸易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选择》,《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第11期盛斌、吕越,《对中国出口二元边际的再测算:基于2001-2010年中国微观贸易数据》,《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11期盛斌、果婷,《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博弈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10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14年第12期)盛斌,《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2014年APEC峰会前瞻》,《国际贸易》,2014年第9期王岚、盛斌,《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中美附加值贸易与双边贸易利得》,《财经研究》,2014年第9期毛其淋、盛斌,《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入世”是否促进了出口参与?》,《经济学(季刊)》,第13卷第2期,2014年4月盛斌、果婷,《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协定条款的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亚太经济》,2014年第2期盛斌,《迎接国际贸易与投资新规则的机遇与挑战》,《国际贸易》,2014年第2期盛斌、陈镜宇,《亚太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与资本管制政策的新动向——兼论对APEC金融合作的启示》,《亚太经济》,2013年第4期盛斌、陈镜宇,《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决定因素分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5月王岚、盛斌,《中国对美国制成品的出口竞争优势:本土市场效应与比较优势——基于倍差引力模型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13年第2期王岚、盛斌,《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贸易成本:国际生产分割下垂直关联产业的空间分布》,《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第4期毛其淋、盛斌,《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进入退出与生产率动态演进》,《经济研究》,2013年第4期毛其淋、盛斌,《贸易自由化、企业异质性与出口动态:来自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证据》,《管理世界》,2013年3期(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9期)盛斌、吕越,《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的影响——来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盛斌,魏方,《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检验》,《当代财经》,2012年第5期崔红宇、盛斌、《外汇储备、银行危机和政府政策》,《经济经纬》,2012年第3期盛斌、张一平,《全球治理中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历史与现实》,《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12年第3期)盛斌、王岚,《新经济地理、产业布局与国际分工:一个文献综述》,《东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盛斌、毛其淋,《贸易开放、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中国省际经济增长:1985-2008年》,《世界经济》,2011年第11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12年第2期)毛其淋、盛斌,《对外经济开放、区域市场整合与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总第43期),2011年10月吕越、盛斌,《开放条件下产出缺口型菲利普斯曲线的再验证:基于中国省际季度动态面板数据》,《金融研究》,2011年第10期盛斌、钱学峰、黄玖立、东艳,《入世十年转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回顾与前瞻》,《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5期盛斌、张一平,《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的比较研究》,《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4月崔红宇、盛斌,《银行危机救助策略研究的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第3期王岚、盛斌,《中国出口竞争优势的空间分解: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市场潜力》,《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第3期张一平、盛斌,《替代账户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1 期毛其林、盛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来自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财经研究》,2010年第12期盛斌、李德轩,《金融危机后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与WTO规则的完善》,《国际经贸探索》,2010年第10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11年第1期)盛斌,《美国视角下的亚太区域一体化新战略与中国的对策选择——透视“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发展》,《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盛斌,《亚太区域合作的新动向:来自竞争性构想的洞察》,《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3期盛斌、吴建涛、《随机性、市场干预与外汇市场有效性》,《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盛斌、石静雅,《厚尾事件度量和压力测试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2期盛斌、牛蕊,《国际贸易、贸易自由化与劳动力就业:对中国工业部门的经验研究》,《当代财经》,2009年第12期盛斌、牛蕊,《生产性外包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工资的影响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09年第6期胡博、李秉勤和盛斌,《经济危机、政府与跨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第6期盛斌、李秉勤、胡博,《公司社会责任、跨国企业与东道国政府的作用:来自中国地方案例的证据》,《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盛斌,王岚,《多样性偏好、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保罗·克鲁格曼的世界——新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评述》,《经济科学》,2009年第3期盛斌、牛蕊,《贸易、劳动力需求弹性与就业风险:中国工业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09年第 6期胡博、李秉勤和盛斌,《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范畴:国际比较》,《经济问题》,2009年第4期盛斌、温小杰,《中国机床制造业跨境并购动因——从边际产出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3期李秉勤、胡博和盛斌,《政府在促进跨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中的作用》,《东岳论丛》,2009年第1期李秉勤、盛斌、胡博,《企业社会责任与福利国家的关系及其对社会政策的影响》,《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6辑,2008年11月盛斌、胡博,《跨国公司社会责任:从理论到实践》,《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盛斌,马涛,《中国工业部门垂直专业化与国内技术含量的关系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盛斌,胡博,《公司社会责任法律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立法实践》,《中国对外贸易促进》,2008年第2期盛斌,马涛,《中间产品贸易对中国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基于工业部门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2008年第3期盛斌,马涛,《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方式:文献综述》,《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1辑盛斌,《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3期盛斌,《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经验方法》,《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2期盛斌,《贸易、发展与WTO:多哈回合谈判的现状与前景》,《世界经济》,2006年第3期盛斌,《APEC茂物目标中期审评与中国的对策选择》,《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盛斌,《以发展的视角评估“多哈回合”工作计划的新进展》,《世界经济》,2005年第3期盛斌,《世界贸易体系变革中的风险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世界经济》,2004年第3期盛斌、廖明中,《中国的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引力模型的研究》,《世界经济》,2004年第2期盛斌,《APEC透明度标准研究及中国的对策》,《亚太经济》,2003年第6期盛斌,《国际投资协定:多边安排是唯一的途径吗?》,《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盛斌,《资本流动、自我实现和货币冲击: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再思考》,《政治经济学评论》,2002卷第1辑盛斌,《中国加入WTO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评估与分析》,《世界经济》,2002年第8期盛斌,《WTO多边投资规则谈判中的发展问题》,《国际经济合作》,2002年第8期盛斌,《服务贸易总协定与中国入世议定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盛斌,《中国工业贸易保护结构政治经济学的实证分析》,《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卷,第3期盛斌,《迟到的“千年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从西雅图会议到多哈会议》,《世界经济》,2002年第3期盛斌,《中国工业贸易保护水平与结构的估算与分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盛斌,《WTO体制、规则和谈判:一个博弈论的经济分析》,《世界经济》,2001年第12期盛斌,《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经济分析》,《开放时代》,2001年第12期盛斌,《APEC市场功能建设的新进展》,《亚太经济》,2001年第5期盛斌,《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的实证研究:综述与评论》,《南开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盛斌,《汇率超调、预期冲击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经济科学》,2001年第2期盛斌,《贸易保护的新政治经济学:文献综述》,《世界经济》,2001年第1期盛斌,《贸易理论中的外部经济思想》,《南开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盛斌,《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机制化趋势及其利弊分析》,《亚太经济》,1999年第2期盛斌,《IMF对东亚经济恢复增长的作用》,《世界经济》,1999年第2期盛斌,《1998年国际贸易形势分析》,《开放导报》,1999年第1期盛斌,《货币预期性冲击模型与东亚金融危机的经验实证》,《经济科学》,1998年第4期盛斌,《区域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制》,《世界经济》,1998年第9期盛斌,《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单边行动计划》,《世界经济评论》,1998年第4期盛斌,《世界经济转变中的美国贸易政策》,《美国研究》,1998年第3期盛斌,《对中国支柱产业政策的经济分析:以汽车工业为例》,《南开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盛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计划与东亚经济恢复增长的前景》,《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7期盛斌,《东亚金融危机中的银行危机》,《太平洋学报》,1998年第2期盛斌,《APEC经济技术合作:从框架宣言到具体行动》,《亚太经济》,1998年第2期盛斌,《区域安排和次区域安排:APEC面临的挑战》,《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7期熊性美、盛斌,《东亚经济增长的要素积累、生产率与政府政策》,《太平洋学报》,1997年第2期盛斌,《乌拉圭回合与中国出口市场的贸易壁垒》,《国际经贸研究》,1997年第2期盛斌,《东亚经济增长令人瞩目》,《世界经济》,1997年第2期盛斌,《中国在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中采取的对策》,《亚太经济》,1997年第1期盛斌,《中国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和贸易政策》,《经济研究》,1996年第8期 盛斌,《中国工业的贸易取向、保护结构和经济增长》,《国际经贸研究》,1996年第1期盛斌,《中国贸易自由化福利效果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朱彤、盛斌,《亚太地区贸易合作的基础和障碍》,《国际经贸研究》,1995年第2期盛斌,《储蓄和投资的非对称性作为日美贸易失衡原因的实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英文论文Muhanmmad Ramzan, Sheng Bin, Muhanmmad Shahbaz,Song Jian, and Jiao Zhilun, Impact of Trade Openess on GDP Growth: Does TFP Matter?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2019. Mao Qilin,Sheng Bin,The impact of tariff reductions on firm dynamics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 Does market-oriented transition matter?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ume 45, September 2017. Mao Tao,Sheng Bin, Global Value Chains Trade and Demand for Chinese Labour, Global Economic Observer, Vol.5, No.1, 2017.Sheng Bin,Chen Jingyu,Demographic Structure and the Real Exchange Rate:A Study Based on Cross-Country Data. China Economist,Vol.12, No.2,2017.Sheng Bin, China's Trad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rade Policy Reforms: Overview and Prospects. In H. V. Singh, ed., TPP and India: Implications of Mega Regional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New Delhi: Wisdom Tree. 2016.Sheng Bin, Gao Jiang, TPP vs. WTO: Stepping Stone or Stumbling Block? Journal of WTO and China, No. 3, 2016.Sheng Bin, Lv Yue, Impa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China's Environment: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Industrial Panel Data.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 33, No. 4, Nov., 2012.Sheng Bin, Peru Indiviual Action Plan Study Report 2007. APEC Secretariat. 2008/SOM1/IAPPR/PE/001.Sheng B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 Free Trade Area of Asia Pacific: A Dilemma for China. China and World Economy, No. 3,2007.Sheng B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 Free Trade Area of Asia Pacific :A Chinese Perspective. In Charles E. Morrison and Eduardo Pedrosa eds., An APEC Trade Agend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 Free Trade Area of Asia Pacific. Singapore: ABAC, PECC and th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7.Sheng Bin,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Trade Policy: The Evidence from Industrial Protection in 1990s.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Volume 1, No. 3, July, 2006.Sheng B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n Free Trade Area of Asia Pacific - Chinese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for ABAC-PECC study o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 Pacific”, 2006Expert Team Member, Bogor Goals Mid-Term Stocktake – Discussion Paper. Presented in “Bogor Goals Mid-term Stocktake Symposium”, Jeju, Korea, 28 May, 2005. APEC Secretariat. 2005/SOM2/MTST/002rev1Sheng Bin, China’s Industry Policy of Automobile Sector: Strategy, Institution and Performance. Presented in the Project Symposium of “Towards an Alternative Transitional Development State Paradigm in East Asia”, Sasakawan Peace Foundation, Bangkok, Thailand, 27-28, January, 2005Sheng Bin, Regionalism: Challenge for China’s APEC Polic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a and World Economy, No. 11, Dec. 2001Sheng Bin, Trade Policy Decision-making in China: A Political Economy Approach. The paper for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Chinese Economy: Growth and Equity” held on 14-15 December 2001, Shanghai, sponsored by the Ford Foundation (Beijing Office),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the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SASS), and the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Economic Studies Australia (ACES)Sheng B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Policy in China (ISBN 87-90403-78-9),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Aug.2000Sheng Bin,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Policy in China, P. R. Newsletter of Asia Research Center (ISSN 1399-9621),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Aug. 2000咨询和调研报告 盛斌,《APEC与包容性增长》,咨询报告,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院,2019年6月盛斌,《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咨询报告,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院,2018年6月盛斌,《亚太自贸区(FTAAP)的最新进展及中国的应对》,咨询报告,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院,2017年6月盛斌,《TPP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世界经济调研》,第39期(总2040期),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2016年10月13日盛斌,《“一带一路”倡议与APEC区域合作》,咨询报告,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院,2016年6月盛斌,《国际金融体系变革发展趋势及中国战略选择》,《世界经济调研》,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第50期(总2001期),2015年12月24日盛斌,《亚太自贸区推进路径的政治经济分析》,咨询报告,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院,2015年6月盛斌,《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双城联动发展背景下促进天津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的思路研究》,研究报告,天津市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2015年1月盛斌,《贯彻实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的政策建议》,《参阅件》,第169期(总第2629期),中共天津市委研究室,2014年10月15日盛斌,《RCEP的新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咨询报告,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院,2014年6月盛斌等,《关于2014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果设计理念与方案的建议》,咨询报告,外交部国际经济司,2014年1月盛斌,《金融创新支持我市先进高端制造业发展》,《社科界咨政要报》,第13期(总第47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3年12月10日盛斌,《WTO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前瞻》,《内部参考》,第93期(总第8472期),新华通讯社,2013年12月5日盛斌等,《借鉴国际经验打造新时期京津经济“双城记”》,《参阅件》,第259期(总第2447期),中共天津市委研究室,2013年12月4日盛斌,《建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几点建议》,《世界经济调研》,第39期(总1890期),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2013年10月10日盛斌,《TPP谈判的新进展及其对APEC进程的影响》,咨询报告,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院,2013年2月盛斌,《TPP的新动向及对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咨询报告,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院,2012年5月盛斌,《TPP的新进展及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研究》,咨询报告,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院,2011年年6月盛斌,《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及对双边经贸关系的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第216号(总3747号),2010年12月18日盛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构想的新博弈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世界经济调研》,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第34期(总1715期),2010年9月17日盛斌等,《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夏季达沃斯论坛2010新领军者年会会议报告(中英文版),2010年9月13-15日,中国天津盛斌等,《新的商业模式:为未来市场创造价值》,夏季达沃斯论坛2010新领军者年会会议报告(中英文版),2010年9月13-15日,中国天津盛斌,《“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TPT)协定的新进展与中国的战略对策选择》,咨询报告,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院,2010年5月盛斌,《世界经济不确定条件下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咨询报告,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院,2008年5月盛斌,《秘鲁APEC单边行动计划(IAPs)同行评议》,咨询报告,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院,2008年5月盛斌,《APEC走向FTAAP问题与中国的策略选择》,咨询报告,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院,2007年6月盛斌,《WTO多哈回合谈判的前景与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咨询报告,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院,2006年8月盛斌,《APEC茂物目标中期审评的新进展及中国的对策选择》,咨询报告,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院,2005年8月盛斌,《国际贸易对中国劳动力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报告,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2005年6月盛斌,《执行APEC透明度标准及中国的对策》,咨询报告,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中心,2003年8月盛斌,《落实APEC贸易便利化原则的后续行动与我国参与的对策》,咨询报告,外交部、对外经贸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中心,2002年8月盛斌,《天津市滨海新区实施科技兴区战略研究报告》,咨询报告,天津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天津市滨海新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室,2002年3月盛斌,《WTO西雅图会议失败的原因、教训和如何平衡新一轮谈判的议题》,咨询报告,外交部、对外经贸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中心,2001年9月盛斌,《APEC发展趋势及我国的总体战略调整》,咨询报告,外交部、对外经贸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中心,1998年8月盛斌,《APEC马尼拉行动计划与中国经济技术合作的政策》,咨询报告,外交部、对外经贸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中心,1997年8月盛斌,《根据“九五”计划和200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我国应在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中采取的对策》,咨询报告,外交部、对外经贸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中心,1996年9月盛斌,《APEC经济技术合作与中国的对策》,咨询报告,外交部、对外经贸部、教育部、太阳成集团tyc4633APEC研究中心,1996年9月论文集(收录)盛斌,《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视角》,收录于梅平主编,《中国与亚太经济合作》,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4月熊性美、盛斌,《东亚经济增长的要素积累、生产率与政府政策》,收录于王正毅、迈尔斯·卡勒、高木诚一朗主编,《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盛斌、廖明中,《中国的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引力模型的研究》,收录于《世界经济前沿问题报告》,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盛斌,《中国加入WTO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评估与分析》,收录于《世界经济与中国:2002-2003年》,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人民出版社,2003年月盛斌,《WTO体制、规则和谈判:一个博弈论的经济分析》,收录于《世界经济与中国:2000-2001年》,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盛斌,《亚太地区贸易合作的基础和障碍》、《中国贸易自由化福利效果的实证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和贸易政策》,收录于《世界经济与开放经济》,太阳成集团tyc4633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专辑6,太阳成集团tyc4633出版社,1998年1月盛斌,《中国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和贸易政策》,收录于《1996中国经济学》,樊刚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论文转载 马盈盈、盛斌、《中国服务业已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论点摘编),《新华文摘》,2018年第13期盛斌、果婷、《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博弈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论点摘编),《新华文摘》,2015年第2期盛斌,《迎接国际贸易与投资新规则的挑战》(全文),《新华文摘》, 2014年第12期盛斌、胡博,《跨国公司社会责任:从理论到实践》(全文),《新华文摘》,2008年第19期盛斌,《世界贸易体系变革中的风险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全文),《新华文摘》,2004年第11期 书评盛斌,《评<技术垄断、跨国公司和经济发展>》,《南开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盛斌,《西方大国的合作与较量──评<西方七国首脑的经济政策协调>》,《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2期报刊与媒体盛斌,《与世界共享高水平开放的机遇》,《光明日报》,2019年5月15日盛斌,《专访教育部特聘教授盛斌:服务业对外开放海南如何应对好外来竞争冲击?》,《今日海南》,2019年5月14日盛斌,《共筑亚洲与世界发展新未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1日盛斌,《进博会透露中国对外开放的这三件事》,《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1月6日盛斌,《中国深化全面开放的政策宣示》,《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5日盛斌、郝碧榕,《天津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新使命、新举措、新挑战》,《天津日报》(理论版),2018年7月9日盛斌,《全球化“稳定器”:逆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角色》,《文汇报》,2017年6月9日盛斌,《“一带一路”航程的新期待》,《上海证券报》,2017年5月9日盛斌,《自贸区升级版该向何处发力?》,《上海证券报》,2017年3月28日盛斌,《理解经济发展的“中国道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月24日盛斌、宗伟,《为全球治理提供发展新导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23日盛斌,《为全球经济治理注入中国动力》,《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1月1日盛斌,《探寻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人民日报》,2016年9月23日盛斌、宗伟,《G20机制变革与中国积极贡献特别策划:机制创新,势在必行》,《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26日盛斌,《为全球复苏与增长提供动力》,《人民日报》,2016年8月23日盛斌,《给全球贸易新规则注入中国元素》,《上海证券报》,2016年8月18日盛斌,《创建包容有序新格局》,《人民日报》,2016年6月15日盛斌,《构建新格局,自贸区2.0版升级路径》,《天津日报》,2016年6月13日盛斌、宗伟,《TPP来了,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参考报》,2016年2月29日盛斌等,《入世14年中国改革惠及世界》,《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1日盛斌,《发挥自贸试验区对外开放平台作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日报》,2015年10月19日盛斌,《东北亚的繁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导报》,2015年10月16日盛斌,《科学评估中国自贸区进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0月13日盛斌,《亟待建立新型经济合作体系,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对外部风险》,《人民日报》(理论版),2015年年7月17日盛斌,《读懂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新意——在“中国自贸区与开放新阶段高峰论坛”上的演讲》,《解放日报》,2015年6月7日盛斌专访,《中韩自贸区红利:环渤海先受益更需要先改革》,《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6月2日盛斌,《“中国服务”的新优势在哪里》,《经济日报》,2015年1月20日盛斌,《亚太自贸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三条道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1月7日盛斌专访,《修炼“经济学直觉”——记太阳成集团tyc4633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盛斌》,《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1月7日盛斌,《金砖银行;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试金石》,《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8月13日盛斌、高疆,《美国经济绝非“刀枪不入”——评《月食——在中国经济主导地位的阴影下生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3月26日盛斌,《金融危机为新兴经济体发展转型提供历史机遇》,《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4月12日盛斌,《启航贸易转型》,《财经》,2012年第22期盛斌,《中国贸易自由化与未来贸易政策的议程》,《中国市场》,2012年第37期盛斌,《从危机管理到全球治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3日盛斌,《“离岛免税”特稿》,《中国海关》,2011年第5期盛斌,《海关“客户协调制度”特稿》,《中国海关》,2010年第12期盛斌等,《中美贸易摩擦的经验与教训》,《中国海关》,2010年第1期盛斌等,《中国出口转内销,谁最合适?》,《中国海关》,2009年第11期盛斌、高贺,《西部的崛起与中国城市对外贸易竞争力》,《中国海关》,2007年第1期